当前位置:摩登阁 >

健康生活 >知识 >

为什么用狐狸比喻女人呢

为什么用狐狸比喻女人呢

为什么用狐狸比喻女人呢,用狐狸形容女人源于我国古代民间流传的各类狐仙故事,主要的意思是妩媚风骚,人品不端,很多都是在借助“狐狸精”来诋毁女性,一起来看看为什么用狐狸比喻女人呢?

为什么用狐狸比喻女人呢1

有点小心思,但却有着绝对的想法

善变的性格,巧妙圆滑的为人处世

机灵、狡黠,喜欢捉弄人,却还是关心着每个人

首先,狐狸一般长得很顺人眼,也就是说狐狸长得好看。

其次,宠物狐狸很会跟主人撒娇,很讨主人欢心。

讨人喜欢的女生很多都具有狐狸的那些讨人喜欢的特点。

1、这只火狐紧紧追赶着野兔,它那红色的身体在青山坡上像团跳跃的火球。

为什么用狐狸比喻女人呢
  

2、狐狸那尾巴,像深红的火焰一样,松弛柔软地拖在雪地上。

3、狐狸外形似狼,脸部稍长,耳为三角形,尾巴长,毛蓬松,专食野鼠家禽。

4、一只黑色的狐狸从树丛里闯出来,一副尖尖的嘴脸,嘴里喷吐着腥臭的气味,脸歪扭着,狡猾地转动着眼睛,然后拖着长长的'尾巴大摇大摆

形容女人像狐狸什么意思

狐狸狡诈、机智,行动敏捷。用狐狸形容女人源于我国古代民间流传的各类狐仙故事,最为著名的是巜聊斋》一书的问世与流传,更加深了人们对于用狐狸形容女人的映想。需要说明的是用狐狸形容女人,专指那些个以色相诱惑男人的女人。并非女人的全部。

为什么用狐狸比喻女人呢2

一、狐——从瑞兽走向妖兽

“狐狸精”文化在中国由来已久。在东晋时期的志怪小说《玄中记》中就提到:“狐五十岁,能变化为妇人,百岁为美女,为神巫,能知千里外事。

善蛊魅,使人迷惑失智。千岁即与天通,为天狐。”狐作为瑞兽,源于上古时期对高禖神(管理婚姻和生育之神)的图腾,这在夏、商、周三代的始建者身上都有体现。

无论是“禹娶涂山女”的神话,还是《诗经》中对于狐的描写,都包含了先民对多子多孙、后代昌望的期盼。母系社会,人们只知其母,不知其父,而父系社会的建立需要抬高男性的地位与尊严,与之相适应的图腾便纷纷升高为祥瑞之神兽、有德之兽,狐也不例外。《

史记·陈涉世家》中记载的篝火狐鸣的故事“狐鸣呼曰‘大楚兴,陈胜王’”显然表明狐作为神的地位;《说文解字》关于三德的阐述:“其色中和,小前大后,死则丘首”更是与白色的九尾狐有关。一直到两汉以前,狐作为祥瑞之说仍然很是盛行。

而汉魏之际,狐作为祥瑞之兆的色彩开始淡化,出现了狐信仰与狐妖之说交互并行的现象。狐在被妖魔化的同时,也不断被人化,文章开头《玄中记》关于狐的记载就是将狐人性化的例子。

魏晋以来,儒家文化的没落,道教文化的兴起,修炼之术盛行,在追求升天的过程中,人们产生了妖、仙的观念,而由动物修炼成人的过程中,妖就成为了过渡的类型。

为什么用狐狸比喻女人呢 第2张
  

于是,可以幻化成人的狐,就自然成为了妖。到唐时狐化为妖来魅人的故事就很多了,《太平广记》、《广异志》、《宣室志》等书中都有相关记载。从唐以后,狐作为符瑞之物的早期影响在走向衰落,狐,也从瑞兽走向了妖兽。

二、“狐狸精”——女性的专属

其实,早期的狐意象并非只是女性,而是中性的。《西京杂记》、《搜神记》等书中对雄狐都有所记载,“栾书冢,棺柩明器,朽烂无馀。有一白狐,见人惊走。

“这里的狐便是以丈夫的形象出现的;《搜神记》中关于狐的记载有十三篇而其中关于雄狐的故事(包括狸在内)就有十一篇。这一阶段也出现了雌狐的影子,大多是以婢女的形象出现的。这也在某种程度上证实了这一时期封建男权制的强化,女性地位的低下。

雌狐的记载就更多了,《搜神记》中的“阿紫”,《洛阳伽蓝记》中的孙岩狐妻,甚至白居易在诗《古冢狐》中,都抒发对狐变女的惊叹。远古时期的人们对于狐的崇拜是根植于“集体无意识的”,因此,雌雄狐神并行不悖。

自唐以后,由于三纲五常观念的融入和强化,社会对女性的压制和歧视增强,九尾狐由早期涂山氏的图腾崇拜而被转变为淫邪之兽,被称之为“狐狸精”。

古人把狐狸视为性情淫荡、以美貌迷惑人的精灵鬼怪,再加上狐狸成精的传说和志怪小说中对众多民间妖艳、多情的狐狸精的描述,于是乎,人们的俗语中便把性感而具诱惑力的不良女性称为“狐狸精”了。那么“狐狸精”的性别倾向缘何是女性呢?原因有三。

其一,从字面上来看,“狐”字的右半部分是“瓜”,“瓜”在民间有绵延子嗣的象征,古人的生殖崇拜将“瓜”与女性联系在一起,而在金文中,“狐”字就是写成“瓜”的。所以,在字义上,狐就和女性有着密切的联系。

其二,“狐狸精”文化形成于父系社会,为了维系父权制度的威严,对女神进行驱逐,便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。“狐狸精”一词是中国社会性别不平等的文化产物。

封建社会,女性大多处于社会的底层,女性从属于男性,受到多重压迫:从一而终、三从四德、万恶淫为首……一系列的封建礼教禁锢着女性,只要她们稍作挣扎,便会被冠以种种罪名。妲己便是其中的典型,她被塑造成“千古第一狐狸精”,最终祸国殃民。因此,“狐狸精”就是男权目光的折射,无论是“狐狸精”采补伤人的`说法,还是狐狸幻化成人魅惑男人的故事,都是在借助“狐狸精”来诋毁女性。

其三,一些学者提出“狐狸精”是中国男性“恋畏情结”的载体。那么何为“恋畏情节”?说白了,就是男性对女性既爱恋又恐惧的矛盾心理。

爱恋的是“狐狸精”的魅力迷人,恐惧的是她们作为妖怪会采食男人精气致人死亡。男人一方面将女人视为“狐狸精”,斥责她们是红颜祸水,淫邪妖媚,另一方面,又对男欢女爱之事十分向往。

总之,封建道德催生了“恋畏情节”,并固化了“狐狸精”为魅惑浪荡的女性的形象。

妲己无疑是“千古第一狐狸精”,但是,“狐狸精”发展的高潮出现在我国政治经济空前发展的唐朝。徐敬业不堪一个女人,也就是武则天把持国政,盛邀骆宾王大才子愤而写就《讨武檄》之后,“狐媚”隆重登场。此后,把“狐狸精”带出帝王家的李师师、秦淮八艳之首的陈园园,更是将社会对“狐狸精”的定义发挥得淋漓尽致。

父权制是建立在男尊女卑的意识形态上的,是保护男性普遍优先权的性别关系秩序。所以,“狐狸精”便成了贬低女性、反衬男性崇高与权威地位的代名词,并延续至今。

为什么用狐狸比喻女人呢3

既然是狐媚子,狐媚子的本性就是要迷人。与穷书生热恋无疑是浪费狐仙们的魅术,大材小用了。于是魅惑帝王就成狐狸精的最佳选择。由此狐狸精又成了红颜祸水的代名词。按照男权社会的逻辑,昏君之所以昏聩,总是因为一个或者几个女人不好。妲己已经被塑造成集邪恶与美貌于一身,奉神明旨意惑乱纣王,断送商朝六百年天下的九尾狐狸精。如今,只要一说起狐狸精,人们没法不想起妲己。

到了现代,“狐狸精”可以定义为:善于运用各种手段勾引男人的“风骚”、“浪荡”、“无耻”女人。“狐狸精”可能是漂亮的,但很遗憾,通常是不被承认的。

为什么形容女人是狐狸精

有时是形容某些狡猾有心机的女人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不折手段,有时则完全是给自己看不爽的女人安的.代名词,从另一方面正说明了自己不如她,是嫉妒

在春秋战国时期的《山海经》中,就详细记载了狐妖的一种“九尾狐”,但是在《山海经》中的狐妖却不是后世所说的“狐狸精”“恶兽”,确切来说,它是具有祥瑞之兆的狐仙。原文说“青丘之山有兽焉,其状如狐而九尾,其音如婴儿,能食人,食者不蛊”。

同样的在《吴越春秋》上也说到大禹治水时偶遇涂山氏的女儿,这个人就是大禹的妻子,同时也是九尾狐。

在中国现存的汉朝石刻像和砖画中,也有许多九尾狐的画像以示吉祥。

可见,最初的无论是狐妖还是狐仙,在人们的心目中都是吉祥如意的代名词。

从唐朝开始,狐妖的画风开始突变。那时的百姓十分喜爱狐妖,加上狐妖在百姓心目中是神仙道存在,所以九尾狐被奉为“狐神”。

为什么用狐狸比喻女人呢 第3张
  

唐末,当人们越来越喜欢狐狸时,作家笔者开始会在自己的诗词文章中将狐狸妖魔化。这一缘由起因可能是当时的百姓对狐神的无限崇拜,导致笔者们认为狐狸蛊惑人心,因此,九尾狐就开始变成了真正的“妖精”。

到了清朝年间,狐妖在当时流行的文化中更是成为了妓女的象征,民间有一词曰“狐妓一体”,于是传至现代,狐妖就变成了“狐媚子”、“狐狸精”。

狐狸从上古时期的“祥瑞之兆”慢慢演变成“妖精”、“鬼神”,再到幻化成人,经历了上千年的时间。

分析完了狐狸到妖精的过程,我们就要来深究一下为什么神话故事里都喜欢描写狐妖。

首先,狐狸作为一个现实生活中真实存在的动物,它是为人们所熟知的,所以自然笔者在描写这样一个形象的时候,不用担心观众看不懂或看不明白。

其次,狐狸的声音是如婴儿般的,它的声音令人听来容易产生怜悯、同情心,这也是后代把狐狸塑造成“蛊惑人心”的“狐妖”的原因。

狐狸是食肉目犬科动物,属于哺乳动物的一种,它的外表多为红狐、白狐、赤狐等颜色。

再加上狐狸原身皮毛光滑,五官小巧,眼睛灵动,它的外形与其他哺乳动物相比,确实是属于“颜值较高”的,这也方便了各类作者在作品中将它幻化成人。

在历史潮流的发展中,历朝历代崇尚的文化传统不尽相同。

在唐末以前,人们崇拜的是狐狸作为瑞兽出现的狐仙、狐神,而在唐末开始,文学作品中首次出现了将狐狸妖魔化后,人们崇尚的狐狸开始由崇拜变成“唯恐避之而不及”的存在。

于是就有了《封神演义》中,苏妲己是一个狐妖的形象出现,她的出场旨在祸乱商朝,结束商朝统治。给予狐狸人性是狐狸变成“狐妖”的第一步。

狐妖在众多文学作品中,都变成了“巫术”、“蛊惑”、“鬼魅”的代名词,人们将狐妖世俗化、人性化的同时,也代表了人类的文明认知开始逐渐觉醒和发展。

标签: 比喻 狐狸
  •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,转载请注明 https://m.modengge.com/jkshcl/zhishi/924q71.html